中国工程院院士:吃不饱穿不暖能长寿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吃八成饱、有饥饿感会启动长寿基因;穿不暖、稍微有些寒冷感,也会启动长寿基因。表面上看,这两句话似乎有些反常识——我们常用“饥寒交迫”来形容一个人身处逆境,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饥饿与寒冷反倒能促进长寿?
事实上,尽管有一定简化,但这两句话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却早已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背后的生物学原理也已得到了一定探明。
饿肚子的学问
说到饥饿,大家近些年可能听说过“轻断食”的概念。生物学研究中对于“饥饿”的定义则更为精准和复杂。2021 年发表在《自然·衰老》上的一篇综述总结:轻断食在科学上属于“间歇式饮食”的范畴,大致有分为几种——
隔天禁食(alternate-day fasting,ADF)指一天正常吃喝,另一天只摄入水分;5/2 饮食(5:2 diet)指一周里有五天正常饮食,剩余两天只摄入 500 到 700 卡路里;
限时进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TRF)则将一天分为两个时段,将进食时间限制在其中较短的时段(一般 6-12 小时),剩余时间则不能吃东西。
另一些更极端的方法则将禁食时间延长到 1-2 天,但通常这样的做法较为罕见。
总的来说,间歇式饮食的关键在于“间歇”,一段时间正常进食,一段时间限制摄入的热量。“饿肚子”阶段是其中的关键,因为这能开启代谢模式的切换。
大部分哺乳动物体内,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禁食,随着血糖水平下降,肝脏糖原会逐渐消耗,用于维持血糖。而当肝脏糖原储备不足,人体就会切换代谢模式,转而使用酮体和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燃烧脂肪”。
脂肪原本是我们的祖先用于储存能量,在难以觅食的冬季抵御严寒的利器。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饿肚子的少,吃太饱的多,脂肪不断堆积,造成肥胖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22 年,每 8 个人里,就有一名肥胖症患者。随着体重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
因此“燃烧脂肪”本身就能减少当代“富贵病”的风险。还有一些研究指出,这种代谢模式能让人更好地应对应激压力,延长寿命。
此外,禁食可以通过人体中的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启动人体中的自噬反应,促使那些损伤的衰老细胞凋亡。重新恢复进食后,涌入的营养则能促进细胞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禁食——恢复进食的循环,就像是给细胞一个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的机会。这样一来,对应的组织和器官也会变得更年轻,更健康。
寒冷的奥秘
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有一张神奇的寒玉床,睡到上面的人会觉得奇寒难熬,必须用上全身功力才能与寒气相抗,纵使睡梦中也在无意识地练功。时间久了,内功自会大成。
虽然这是武侠小说里的神奇设定,但近年来,研究人员们也愈发认识到寒冷对动物的益处。比如常用的模式生物线虫,倘若从 20 度的生活环境挪到更高的温度下,寿命就会缩短。相反,如果是前往 15 度左右的环境,则能明显延长寿命。
在小鼠中,研究人员们也看到了类似的结果。仅仅是比体温高出 0.5 度的环境,就足以缩短它们的寿命。相反,如果环境比体温低 0.5 度,小鼠的寿命就能延长。这些研究都清晰地表明,温度与寿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学家们正在试图找到背后的原因,同样是在《自然-衰老》上,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较低的温度可以激活线虫体内的蛋白酶体,去降解那些聚集在一起的致病蛋白。
当他们从线虫转到人体细胞,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在 36 度的环境下,人体细胞里的这种蛋白酶体开始启动,破坏细胞内那些与疾病有关的蛋白。这或许可以解释寒冷带来的某些益处。
另外的一些解释则更简单粗暴:低温环境下,一切生化反应的速率都会变慢,自然也会放慢衰老的脚步;另外低温也能促进燃烧脂肪,一瘦解千愁。
这些解释听起来都很合理,但需要指出,我们对于寒冷的认识还相当初步,还有很多奥秘有待解决。比如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就曾发现,在成年线虫体内,低温能激活位于神经细胞和脂肪细胞上的一种叫做 TRPA1 的蛋白,启动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激活长寿基因 DAF-16/FOXO。
有意思的是,在线虫幼虫身上,同样的环境,却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事实上,生活在较温暖环境下的幼虫,寿命反倒高出 20%。这些看似矛盾的数据也告诉我们,关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我们要探索的还有很多。
“饥寒交迫”的启示
现有的科学研究只能解释生物面对饥饿或寒冷,体内能产生哪些反应,能怎样潜在影响健康,无法回答“为什么是这样”。为此人们有过不少猜测,一个解释认为现代社会发展得太快了,身体没有跟上这个速度。
如果我们将人体想象成一台智能手机,那么基因组就是我们的硬件,决定着我们的性能上限;而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则像是软件,过去几千年来经历着快速的升级迭代。
如今我们可以久坐于恒温的办公室,一伸手就能够上各种食物和含糖饮料,也不必像我们的狩猎——采集者祖先那样四处奔波。我们一手搭建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却让身体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当下看来的所谓逆境,反倒更贴近人体所熟知的环境,让它能回到更健康的状态。
当然,以上这种说法只能算一种假说,有待更多证据去证实。不过对于想要改善自己健康的现代人,倒也不需要理清背后的来龙去脉。或许只要遵循一些有着人类研究支持的做法(比如间歇式禁食,短时间的高强度锻炼等,可回顾往期文章),就能看到益处。
另外,我们也可以等待科学界的最新成果。今年的美国化学会春季会议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化合物,可以模拟运动给人体带来的效果。这无疑提供了一种用药物模拟逆境的全新健康思路。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药物出现,让我们不必经历饥饿和寒冷等令人不适的感觉,就能享受到同样的健康益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吃不饱穿不暖能长寿
参考文献
[1]Intermittent and periodic fasting, longevity and diseas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0-00013-3
[2]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Health, Aging, and Disease,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905136
[3]Obesity and overweight,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4]Cold temperature extends longevity and prevents disease-related protein aggregation through PA28γ-induced proteasome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3-00383-4
[5]Cold improves longevity for some, shortens life span for others,https://news.umich.edu/cold-improves-longevity-for-some-shortens-life-span-for-others/
[6]Mimicking exercise with a pill,https://www.acs.org/pressroom/presspacs/2024/march/mimicking-exercise-with-a-pill.html
策划制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