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七七范文网!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最新)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六年级必背知识点(最新)

同学们,马上期末考试冲刺啦‼️大家可要抓紧学习把知识点都学好,不然的话要挂科的哟!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六年级必背知识点(最新),欢迎阅读!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最新)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1

一、字词:

1、小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2、在排练时那几名小号(hà)手挨了批评,都号(háo)啕篇1大哭起来。

3、我们都知道大藏(zàng)经收藏(cáng)在__(zàng)的布达拉宫。

4、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这样的氛围对工作很有利。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____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②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

③羌笛:我国古代____羌人所吹的笛子。

④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⑤“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⑥“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2、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④穷:尽。

⑤“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⑥“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2

一、字词:

1、在他的小说里,矿下的巷(hàng)道与____的小巷(xiàng)颇有些相似。

2、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拓片、拓本的“拓”读 tà ,开拓、拓荒的“拓”读 tuò。

4、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5、____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字词积累

敕勒(chì lè) 穹庐(qióng) 见牛羊(xiàn)

天似(sì) 笼盖(lǒng)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__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川,__川,__原。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__________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在称蒙古包。穹,隆起的样子。

苍苍:深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通“现”,显现,出现。

2、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2、 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 李峤的《风》的大意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也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可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也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斜。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3

一、字词:

1、小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2、在排练时那几名小号(hà)手挨了批评,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3、我们都知道大藏(zàng)经收藏(cáng)在__(zàng)的布达拉宫。

4、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这样的氛围对工作很有利。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____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②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

③羌笛:我国古代____羌人所吹的笛子。

④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⑤“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⑥“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2、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④穷:尽。

⑤“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⑥“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4

一、字词:

1、数学中的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2、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3、“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____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小战士严肃地说。

4、“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小姑娘撇撇嘴说。

5、矿下的巷(hàng)道与____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二、文学常识积累:

《孟子》:

1、穷其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粱惠王下》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腾文公下》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5

一、字词:

1、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请我们同学去她家做客,并给我们每个人盛(chéng)饭夹菜,生怕我们吃不好。

2、落地窗外面站着一个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的人在吵架。

3、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但这伤过后就是幸福的'微笑。

4、“我是他的大伯(bó),不是他的大伯(bǎi)子,听明白了吗?”我生气的问道。

5、“发疟(yào)子就是患了疟(nüè)疾,对吗?”我小心翼翼地问医生。

二、文学常识积累:

作家作品:

(一)、古代作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

墨子,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今存53篇。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81篇。

(二)、作品: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6、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6

一、字词:

1、她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语,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随后就一哄(hòng)而散了。

2、年迈的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3、小明的`爸爸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4、网里的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他的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并没有太在意。

5、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二、文学知识积累:

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2、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 曹操《龟虽寿》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0、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 枚乘《____谏吴王》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7

一、多音字:

1、我们的历史姓单(shàn)老师,那天在历史课上,他告诉“单(chán)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春夏交替,商场里许多货物都在打折(zhé),有的甚至折(shé)本出售,可是像他这样的工薪层却不敢经历这样的折(zhē)腾。

3、只听武松大喊一声:“快拿酒来!我要连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您这着(zhāo)真绝了,让他干着(zháo)急,却无法着(zhuó)手应对,总是悬着(zhe)那颗心,寝食难安,看他都瘦一圈了。

5、生活中有一些人有闲心思量(liáng)别人,却未必有度量(liàng)原谅别人。

二、文学常识积累:

关于唐代诗人的雅称:

王勃————诗杰; 诗祖————陈子昂; 王维————诗佛;

孟浩然————诗星;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刘禹锡————诗豪; 李贺————诗鬼; 贾岛————诗奴;

诗囚————贾岛、孟郊;白居易————诗魔;

王昌龄————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六年级必背知识点篇8

1.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__尔____区

2.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4.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____的最东端:______省的______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____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____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8.____的最北端:______省漠河以北的______主航道中心线上(53°E)

9.____海岸线的最北点:______口

10.____海岸线的最南点:北仑河口

1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1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

13.最长的河流:长江

1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1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2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2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2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2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2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

2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

27.面积最大的__原:东北__原

2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2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3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初一地理基础知识

澳大利亚

1.位置、范围、面积:

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__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____的国家。

⑵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⑶____组成:澳大利亚____、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____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____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袋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⑴地形:地势低__。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__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__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⑵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__,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

⑷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⑸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⑵澳大利亚的铁矿,煤矿,铝土矿分别分布在哪里?

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5.目前,服务业已经____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主导产业。

6.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⑴悉尼——最大城市、海港; ⑵堪培拉——首都。⑶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⑷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历史和经济-英国____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