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10篇)
留住乡村人才,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10篇),欢迎阅读!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1
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黄河以其伟岸的胸怀哺育着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而黄河流域的发展,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关键的链条。x省是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省份,作为西农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来到了黄河流域上的两个小小村落,淳朴的民风和自然清新的空气是我对这座农业小村的初印象,但这里逐渐发展的新颖农业园区更让我耳目一新。
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并用智能大屏上的实时监测观测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我们品尝了新鲜的冬枣,感受了正在晾晒黄花菜;随后我们又前往了两村进行调研,首先和当地村两委取得联系,获得其鼎力支持,而后了解了村子路线和布局,农业产业情况和村民生活质量等等。从一份份调研问卷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珍贵的数据,更饱含着一户户村民淳朴温暖的真心。农村的土地中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已然收获的金黄色麦子是沉淀后的累累硕果,无论大学毕业后作何选择,我们都将谨记“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为我们脚下的土地而竭尽全力。
_:“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从这次的调研来看,乡村振兴,还任重而道远,新一代青年必须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我们作为农林院校的学生,作为致力于为家乡作贡献的青年,“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先辈们用热血和汗水浇灌的这一片丰饶的土地,需要我们来建设和守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路上;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开人才瓶颈制约。因此,要把人的因素和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夯实留人、聚人、兴人气举措,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让更多人及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缺人气、缺人才是目前乡村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一些偏远农村,农业产业日益凋敝、农村人口“空心化”严重。即便是在一些相对富裕地区,乡村与城市在享受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上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差距,难以留住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家或返乡,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大展手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留住人的乡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多数年轻人追寻更多的发展机遇,向往城市的繁华,放弃了生养的家乡。但乡愁是一种情怀,是指引人返乡的指路明灯。_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乡村振兴战略让背井离乡的人们看到了机遇,也渐渐吸引人重回家乡,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在家乡一样可以赚钱养家,一样可以干事创业。只有让每一位农民群众看到农村的发展潜力,感受到农村的发展动力,感知到农村的发展引力,他们才能以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为号召,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留住乡愁,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需要激发人的活力。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一些年轻大学生、“能人”企业家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但激发的力度还不大,一定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主要磨砺人才,甚至是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并要有意识发挥本地能人和乡贤能人引领作用,用制度炼化人才、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带动群众。
乡村振兴需要聚拢好人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忌关起门来发展农业农村、就“农”论“农”,而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同时,要让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回流。一定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这其中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制度的合理安排,既让农村想进城谋生的人在城镇安居乐业,另一手也要让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一番事业,能够找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虽有顶层支撑、政策引领,但主体还是广大人民,只有每一个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巨大的精神力量,以共建美好家园的情感共鸣,让更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怀的乡贤返乡,进而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3
_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此外, _,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扶贫项目、扶贫产品销售、产业扶贫、帮扶工作等方面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决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努力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为民谋福祉的民心工程。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 _,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切实落实领导责任,真正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要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计划,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精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推动,一天接着一天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稳打稳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抓好扶贫工作,既不能患“拖延症”,使得脱贫工作原地踏步,更不能得“急躁症”,让扶贫工作盲目冒进,要在精准稳步推进上下功夫,从深处、实处、细处.上打牢脱贫攻坚的思想基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和决心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实引导人们群众早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脱贫。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4
这次参加网络培训收获很大,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了脱贫攻坚的知识,这些年我也是直接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一开始在积石山居集镇深沟村扶贫,后来又调整到武都区洛塘镇郭家坡村,虽然干了一些事情,但是感觉收获不大,我觉得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上下干部共克难关,脱贫攻坚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绩,但贫困落后仍然是许多地区的基本特征,农村产业发展结构单一,村级财力薄弱,农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是主要问题。因此怎样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又如何以创新的理念提高农村整体发展质量提升,我认为农村产业发展是关键。第一我们要调查研究做到精准扶贫,第二要根据具体实际加大产业发展。
一、做好调查研究——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_,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后期,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 _,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必须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要认真调查研究农村实际,关键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村民情形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我们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我们在识贫工作中也逐步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即四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现在上升总结为“两不愁三保障”。因此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我们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二、扶贫思路和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3、发展产业,提高收入水平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农村本来大有可为,产业更是大有可为,我认为应坚持产业综合性实现产业发展,才能保障产业突破性的发展。
第一,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可利用政府引进产业和引导农友创新的方式促进规模型产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以大企业带小农村发展,是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一个途径,既能互利共赢更促进发展,但是大规模产业发展却带有区域性和地域性发展限制,要政府的培育才能保证产业好的成绩,不可能照搬复制,村村发展。
第二,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可培育新型农民利用当地现有资源进行小规模试验发展。农村普遍有较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有一定劳动力优势,部分人员有较强的种殖经验,政府应加强相应的引导和培育,加大产业发展资金的扶持,能进一步助推零星化产业发展集成化,再由各级以统一集中的方式促进产品营销,确保能产能销,进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活力。
第三,要以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依托壮大产业发展。可以以农村劳动力、产业发展金和土地、水塘等现有资源方式入股。农村致富带头人中不乏有大量的脱贫致富能手,他们多为新型农民,关注政策动向,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和需求,有产业发展经验,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可以很好的带动贫困人员就业增长。
因此,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举足轻重,也困难重重,我们唯有坚持协力奋进把产业搞起来,让老百姓口袋富起来,才能保证真正交上一份好的脱贫答卷。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5
侧耳倾听,你是否听见田间悦耳的蛙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间的蛙鸣见证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嬗变,从最早的关注三农问题到如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乡村这一隅净土从未被抛下,从贫穷落后到人文与自然共美,经济增长腾飞。乡村的无限活力实现蜕变,成为美不胜收的画卷。
这蜕变离不开众多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先锋,从教育扶贫到开创特色产业,从深入田间与村民共拓前路,到网络云端带货,开创扶贫新天地,心怀天下的前辈们各显神通,我惊叹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走上信息化轨道的不凡远见,赞美的芳兰振蕙叶之姿,授农村孩子的诗书的女教师支月英的三十年初心不改。向往新技术学成归来,如林占熺一样带领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
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这样的担当,让无数前辈与这方土地有了难以割舍的羁绊,而如你我这般后来者,也因顺应时代大潮,尽己所能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你或许会问,乡村有何娇,需你我折腰?我想,乡村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隅净土,是五千年来中国人的栖息地,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是淳朴风俗的博物馆。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是乡村的生活节奏,明月清风鸣蝉是乡村的生活图景,“丰年留客足鸡豚”,是乡村的欢声笑语热情好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乡村的生活情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当水泥地取代了湿润的土壤,林立的高楼取代了青瓦红墙,我们需要为这承载多代人回忆的乡村做点什么,让归来的倦鸟找到美好和谐的安宁之处?
你是否听到了悦耳的蛙鸣?你是否也渴望在乡村的土地上,写就认识的华章?乡村振兴之路,愿你我同行。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6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_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_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 _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7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8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过本次讲座,我认识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几点很重要:
第一,乡村振兴需要艺术家。拥有再好的资源也需要宣传,不然仅是当地人知道无法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局限性就比较大,讲座中提到的乡村正是因为大量的艺术家到访,产生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带动当地的发展。
第二,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应当给乡村人民留出应有的活动空间,建设适合当地村民用以活动的建筑、小品等,例如建设给孩子们玩耍的场所等。
第三,乡村振兴要和党的基层建设结合起来。例如讲座中提到,研究发现,乡村的年轻人很少有想入党的,他们将村委会改造成为一个 _大门外面党徽高悬,上书“人民至上,共产党好”,内里讲述党的故事,增进村民对党的了解。
通过本次讲座,我受益良多。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10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推进乡村振兴,要打牢夯实产业振兴这个基础。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比如,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其中坚持质量兴农是重要要求。比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环节。比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必将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10篇)
上一篇:升国旗仪式感想及体会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