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在新时代鼓足干劲干事创业,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齐心聚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努力前进!一起来看看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1
3月12日上午,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_教授给我们支部作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的专题辅导。张教授从历史接力、现实条件、新的征程等四个维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历史脉络、主要成就和下一步措施,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第一,这个战略安排是历史的接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一代接着一代的实干中丰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先后提出“三个现代化”,并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对实现“前两步”目标作了明确规划。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并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先后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对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谋划,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发展战略。从“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到“两步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
第二,这个战略安排符合中国国情。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改革开放39年间,我国GDP从1978年的0.36万亿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9倍,并于2010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善谋敢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新能源、中国桥梁、中国航天、中国高铁、中国电商、中国交通、中国超级计算机等“中国名片”震撼全球,“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更是形成鲜明对比。面对这些骄人成绩,“厉害了,我的国”成为每个国民发自内心的感叹。历史上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到强起来的壮丽跨越。这一发展奇迹雄辩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继续稳健走好前行之路。
第三,必须全面推进这个战略安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的十九大描绘了21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冲锋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当前,我们就是要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_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将其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一项一项的工作举措,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_的期望和重托。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2
3月12日上午,通过聆听_教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的课程,让我对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战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党中央制定的“三步走”战略思想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这是我党审时度势,因时制宜的英明决断,这是我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的干事创业气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抉择。我深感这幅战略蓝图的来之不易,感叹我能生逢这个伟大时代的荣耀!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党星星之火代代相继,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步步为进,以一个个阶段目标引领感召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现在我带大家看看这些稳健的步伐吧-----
光荣艰巨的第一步:建国之初定宏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和目标。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期间,毛泽东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毛泽东初步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随后,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宣布了这一任务和实现步骤,勾画了中国经济建设远景规划的宏伟蓝图。
稳打稳扎的第二步:从温饱到小康之梦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乘胜追击的第三步: 从小康到宽裕之路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新的“三步走”战略: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雄心壮志的第四步:从富裕到强国之路
2017年10月,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两步走”“两个十五年”的新的战略谋划。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步,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个宏伟的战略安排,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冲锋号,激励全体人民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这正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不懈追求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始终稳航前进,收获着累累硕果,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真可谓发展战略步步进,芝麻开花节节高。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3
3月8日,是我来到党校学习第四天,有幸聆听了_教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周教授的课平实生动、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让我们对党的十九大后写入党章的这一重要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启发了我对这一重大思想的感悟,下面从几个维度来谈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后的感受:
一、从理论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纵观我党历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体现。目前,我国正在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马克思也曾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我们正需要有新的伟人和思想,作为我党理论体系的传承和发展。这个时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引领我们打赢改革发展攻坚战的重要理论方向。
二、从时代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时期的重要智慧结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不再是停留在温饱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对应作了修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国家强盛了,社会也发展了,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改革的深水区所产生的问题逐步显现,这是在建国之初,甚至改革开放初期,都不需要面对的,只有在新时期的发展阶段,这些问题才会产生,并产生重大影响。如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贫富悬殊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来指引我们继续前进,所以,这时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及时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机构改革,依法治国体制建设不断完善,反腐力度空前,人民群众对党政机关的信心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由国家层面主导的三大战略,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还有“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举措,无一不体现了我党路线方针的前瞻性和正确性,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逐步建立起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在近日参加全国“两会”_代表团审议时也提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要在哪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确,在历史长河中,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都取决于人心向背。由此看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党光荣传统的一种延续,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并深得人民群众拥护的。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感到,我们必须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新时代鼓足干劲干事创业,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齐心聚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努力前进!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落在高校工作中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满足学生对“上好学”、“成好才”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鲜明的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核心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服务和咨询体系,实现育人资源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有效解决学生的梦想之忧、思想之惑、心理之压、学业之重、文化之渴、生活之困和就业之难。既要注意学生的“需求侧”,更要求注重学生工作“供给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着重思考“给什么”、“怎么给”、“何时给”三个话题。
“给什么”。学工队伍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供给,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大学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的使命,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有的同志可能认为,信念是空的,不好讲,学生不欢迎,对此用力不多。2016年“五一”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导员徐川在“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中发表了一篇网络文章《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该文章相继被人民日报、共产党员等300多个官方微信转发,累计阅读量超千万,成为大学生的“网红”。人民日报于5月25日刊发通讯《顶天立地谈信仰——解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的思政工作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理念信念教育是欢迎的、自身也是有强烈需求的。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认识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另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教育引导大学生,这也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一个重要方面。
“怎么给”。内容确定之后,我们用什么方式来提供给学生,这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话题。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同样的内容,不同形式,往往收效不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盐,学生成长是必要品,但是不能直接给学生吃,我们的工作就要把盐融入到美味的食品中。我们开展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融入学生的话语体系,才能增强实效性。有位老师说过,我们能否蹲下去是学生对话,“蹲下去”实质上就是说我们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开展工作。有时候,我们很努力开展工作,但学生并不热烈响应,我们有时会埋怨学生不懂事,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要更多的反思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的工作能不能“走进”学生心里,要“蹲下去”,还要能“站起来”,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把大“把道理从天边拉回身边”、“把道理讲成故事”、“将理论煮成麻辣烫”。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学生身边发生很多感人的凡人小事,是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反映,但非常可惜的是,有的同志经常“看不到、不会用、用不好”。
“何时给”。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看事、借势、用时”。我们熟知的“时代楷模”、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曲建武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每个重大节日、重大事件,他都为学生“推文”,学生过洋节,他从宗教观进行引导,等等。我们也发现全国很多优秀辅导员在假期也“闲不住”,如南航徐川老师的微信,徐夕之夜谈传统、大年初一手写春联送祝福、学雷锋日谈助人、劳动节里谈劳动。这也给我们启示,我们“看事、借势、用时”,就能把住学生的关注点、热点,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理论指引,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已被实践所充分证明,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刚刚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序言部分,进一步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_教授从哲学的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进行了解读,阐释了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它的核心要义与基本方略之间的内在逻辑,它的哲学本质和重大理论意义。因为时间关系,_教授只能提纲契领地进行解读,但非常清晰地为我们梳理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哲学逻辑,让我们对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此“站”了起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逐渐“富”了起来。富起来之后,中国人民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梦想,中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有伟大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引,这是时代的召唤。中国在进行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了重大进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重大革新,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做出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因应时代的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伟大思想和科学理论,它的产生是历史规律和客观规律的必然,是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体现在“8个明确”,从理论的层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解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体现在“14个坚持”,这是从实践的层面回答了“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个明确”和“14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1],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它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来自法院的司法工作者,我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更多地思考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指导人民法院的工作实践。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的理解,联系人民法院工作实际,我体会最深的有几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无论哪个领域、哪一方面工作,都必须从加强党的领导抓起,最终落脚在强化党的建设上。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开展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司法领域有些人受西方“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思想的影响,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心存疑虑、信心不足,这是没有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党情、民情,盲目羡慕西方法治制度的思想表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将迷失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从谈起,这是中国史、世界史揭示出来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事实告诉我们也警示我们,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因此,人民法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司法工作价值的最终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为人民谋福祉,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人民法院必须贯彻司法为民的宗旨,只有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民法院的奋斗目标,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依法办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真正体现司法工作的价值。司法为民的宗旨必须体现审判质效上,高效、审慎地处理每个事关群众利益、事关长远发展的司法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以司法保障促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获得感。司法为民的宗旨还必须体现审判作风上,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真正从感情上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坚决纠正对群众需求置若罔闻、对群众感受漠不关心的态度和做法,坚决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司法公正是司法机构的生命和灵魂,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司法体制中存在的诸如司法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所谓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的问题,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要解决好司法体制中的弊端和存在问题,必须靠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中央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些基础性、制度性改革措施已经全面落地实施。党的十九大之后,人民法院正在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基层见效上下功夫,目的就是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克服司法行政化、地方化问题,在诉讼程序和法院各项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的有效途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必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方针贯穿在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中国法官是人民的法官,必须绝对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讲政治是中国法官最重要的素质。法院队伍建设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法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队伍思想建设的第一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器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大力加强法院党建工作,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着力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的问题;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健全完善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的制度体系,对司法腐败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查处法官队伍中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形象的害群之马。要大力加强法官能力素质培训,着力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准确研判事实适用法律的司法专业能力,以及服务大局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运用新媒体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党对司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二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