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
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
2.626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制度。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 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 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三、练习巩固
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
是(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26年
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他说的这位大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房玄龄 D.魏征
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人曾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5.所谓年号是指中国历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那么“开元”是谁的年号(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安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材料一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在位时形成了什么治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什么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618 长安 2.李世民 贞观 唐太宗 3.(1)三省六部制 法律 进士科 政绩 (2)农业
4.经济 贞观之治 5.官僚贵族 殿试 发展生产 6.开元盛世 7.姚崇 8.吏治 税制 9.开元 鼎盛
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隋朝创建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经济的繁荣为唐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唐太宗的个人作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劳动。
三、1.C 2.A 3.D 4.C 5.D 6.A
7.(1)唐太宗。“贞观之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二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
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答案提示:(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史料解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5.根据材料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
1.图片展示。
武则天像
2.教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
教师概要: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的开创
1.史料解读。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阳),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载:“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2.根据材料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
答案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3.学生分组讨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带来的结果。 答案提示:(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具体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课堂总结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在这一课中我们还学习了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发挥了聪明才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的局面,以及唐太宗之后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对盛世的发扬,还学习了唐玄宗在位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要让学生认识到唐朝的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居于先进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三
【课标要求】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目标】
①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②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③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④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材研读】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①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唐朝疆域图
②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③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像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2、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①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②具体内容: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③具体表现: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的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都是贞观时期的名相。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2)开明的治国措施:
①政治上: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唐太宗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史料: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九等”。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水(人民)能载舟(君主),亦能覆舟。——唐太宗
史料:太宗谓侍臣曰:“……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贞观政要 论务农》
③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为“贞观之治”。
知识点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原是唐高宗的妃子,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武则天,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2、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吴泽认为:“武则天当政时,继续坚持太宗的政治道路,对旧贵族官僚集团势力进行猛烈的斗争,获得巨大胜利。武则天称帝后,仍然继承太宗、高宗对农民让步的政策,劝农桑,薄赋徭,缩小战争范围……”
3、武则天统治的影响: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们评价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第一种说法:武则天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德高大非文字可表。
第二种说法:武则天自感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l
第三种说法: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自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知识点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武则天的孙子,在位前期,年号开元。
唐玄宗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唐朝第四位皇帝。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唐玄宗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①政治上:整顿官吏,裁剪冗员。
材料: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上:注重文化,编修经籍。
3、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拓展延伸】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隋朝的富庶和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③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发展科举
2、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积极采取革新措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统治后期,“不悦人谏”,连年用兵,广建宫室,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有所加剧。
3、武则天的统治与唐太宗的统治有哪些相同之处?
①都重视人才的选拔;
②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③两者统治期间,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4、分析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唐太宗“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玄宗重用贤能,发展生产,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人民的辛勤劳动。
5、 中国古代经济繁荣和发展,出现治世的共同原因。
①继承了以前的经济基础;
②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③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④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⑥生产技术革新(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兴修水利。
6、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一览表
7、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8、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以及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
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共同原因: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②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④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现实意义:①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②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③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9、科举制自诞生以来,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课本问题解答】
1、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君主,必须在心里先有百姓,如果以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就好像割自身的肉来喂自己的肚子,肚子虽饱了,而身体却死亡了。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所以他将君民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
2、问题思考:唐太宗给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
主要体现在一下两大方面:
在治国思想方面: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在治国措施方面: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3、课后活动
(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反映了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原因: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发展科举制。
(2)诗词赏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描绘了开元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的盛世气象。
【课堂小结】
【易错易混】
1、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不是唐朝的建立者,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李渊。
2、唐玄宗统治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自我检测】
1.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唐太宗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
A.分封制
B.行省制度
C.金瓶掣签制度
D.三省六部制
2、《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 唐高祖
B 唐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开元盛世”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重用人才
B 善于纳谏
C 改革税制
D 轻徭薄赋
5.唐太宗时,任用善断大事的宰相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6.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7、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
A.任用姚崇为相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摇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鼓励士人报考
8、李世民做皇帝后的年号是 ( )
A.开元
B.开皇
C.贞观
D.光武
9、唐玄宗时期重用的贤相是 ( )
A.房玄龄
B.姚崇和宋璟
C.杜如晦
D.魏征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四
三 维目标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 2 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 2、 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 3、 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难点目标 唐朝兴盛的原因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在唐朝 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做思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导学: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注。 1、唐朝建立的概况(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导做:说出唐太宗巩固统治的措施。 ① 他吸取隋朝 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②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 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 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 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导思: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 之治”。 学做思二、女皇帝武则天 导学: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注 。 1、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2、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了 哪些措施? 导做:武则天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①在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 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在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导思:武则天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 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多少人为了留名,费尽心机自己树 碑立传。但武则天却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 时至今日, 无字碑已镌刻 上历朝历代对武则天的各种评述, “无字碑” 已成 “有 字碑”。请问你将在“无字碑”上对武则天作何评述呢? 学做思三、“开远盛世” 导学: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注。 1、 “开元盛世”出现在何时?唐玄宗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2、唐玄宗采取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重点目标 导入示标 目标三导 导做:说出唐玄宗巩固统治的措施。 ①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②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 发展经济,改 革税制。 ④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导思: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 达 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 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达标检测 1、唐朝建立于: ( ) A.618 年 B.626 年 C.581 年 D.589 年 2、历史上把唐 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 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 验 课后练习 ) 反思总结 完成巴蜀英才相关练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
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
2.626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制度。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 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 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三、练习巩固
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26年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他说的这位大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房玄龄 D.魏征
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人曾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5.所谓年号是指中国历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那么“开元”是谁的年号(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安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材料一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在位时形成了什么治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什么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618 长安
2.李世民 贞观 唐太宗
3.(1)三省六部制 法律 进士科 政绩 (2)农业
4.经济 贞观之治
5.官僚贵族 殿试 发展生产
6.开元盛世 7.姚崇
8.吏治 税制 9.开元 鼎盛
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隋朝创建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经济的繁荣为唐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唐太宗的个人作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劳动。
三、1.C 2.A 3.D 4.C 5.D 6.A
7.(1)唐太宗。“贞观之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