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精选10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冰蜡烛》读后感400字,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1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冰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2
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冰蜡烛》,读完后一阵强烈的爱国精神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挥之不去。文章讲的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在德国侵略法国时参加传递情报的工作。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了蜡烛心里,可蜡烛被德国军官点燃了,为保护情报,伯诺德夫人要用灯替换可惜阻止了,大儿子慌称柴火。也被阻止了,最后小女儿骗军官楼上太黑想拿一盏灯,军官答应了女儿拿着蜡烛上楼,在走上最后一阶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我感叹了,一个家庭主妇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参与抗战,这是多么浓厚的爱国情谊呀,年纪轻轻的孩子在敌人面前能从容地保护情报,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谊呀!我不由想起了古代爱国诗人陆游,陆游写了这么一首诗叫《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大诗人陆游心中最放不下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也不是大诗人的名号,而是他的祖国,在西去前还不忘记把这种爱国情传给他的子子孙孙,还不忘让孩子代他关心祖国,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佩服他对祖国最深的敬爱。每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爱国情,像伯诺德夫人和孩子们一样,有着对祖国无可代替的热爱,伯诺德夫人告诉我一个真理,爱国谁都可以,只是看他有没有这份勇气。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3
读完,《冰蜡烛》后,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故事中的伯诺德夫人是一位爱国家的女英雄。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家庭主妇和她的两个孩子身上,他们的祖国被德国军占领了,一家三口决定参加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赶走敌人。伯诺德是一个机智聪慧的家庭主妇,把密报藏在半截蜡烛中,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所以骗过了德国前来搜查的军队,可危机并没有消除。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房子。坐下来,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把蜡烛点燃。把伯诺德夫人吓坏了,赶紧又从厨房里拿出一盏油灯,又把蜡烛熄灭了。伯诺德夫人刚刚放松下来,一个中尉又把蜡烛点了起来,伯诺德夫人又紧张起来。小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说要去柴房拿柴,生火取暖,可刚端着蜡烛走几步,军官就拦住杰克不要去。杰克没办法就只好坐下了。这时,小女儿杰葵琳就站出来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看了看杰葵琳,就同意了,杰葵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走。
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女英雄刘胡兰,拥有着像刘胡兰的崇高的品质,不愿服从敌国的指令,而是誓死保卫家园。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英雄的风范。他们的高尚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应该要爱护祖国,保护祖国,做一个又有英雄范的人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4
俗话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暑假,我就读了一本好书:彭学军老师写的《冰蜡烛》 。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是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金品典藏,还是第二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呢!里面有十五篇短篇小说,有《大宝》、《突然之间》、《你向左我向右》••••••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白公山的刺莓》了。这是一篇饱含父爱的作品。当我读到白公与主人公爸爸下三子棋时,我想到了每年我生日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准备一个大蛋糕,然后,再准备一个礼物,当我读到主人公让爸爸分柴的时候,爸爸只是象征性的分了几块柴时,我又想到了每次外出旅行,爸爸总把最轻的包给我,自己背着最大最重的包。有一次,爸爸周末没回家,我心里很生气。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感冒了,他不回来是因为不想传染给我们。
生活中,爸爸也非常爱我、疼我。学习时,一般题目我都能轻松___,但如果遇到奥数难题,我就会找老爸。老爸总会和我一起思考,不一会儿纸上就打满了密密麻麻的草稿,用最快的速度___我的难题,然后他会用通俗易懂的解题方法让我去思考理解,是我解题的“好帮手”。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好伙伴”。每次我不开心,爸爸都会陪我玩,让我不孤单。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自豪!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5
人生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我认为:有困难,要勇敢去面对。我们学了<<冰蜡烛>>这篇文章,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女儿杰奎琳,她聪明、机警、镇定,尤其是勇敢。面对凶残的敌人,妈妈和哥哥的努力都失败了。一般人甚至是大人都不敢再有行动,可小女儿杰奎琳却突然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凭着自己的勇敢救了妈妈、哥哥和自己的生命。我没有杰奎琳那么伟大,但我自认为我还是个勇敢的男孩子。
一次,奶奶家飞进了一只蝙蝠,那丑陋的模样吓得姐姐尖叫着躲了起来,我也有些害怕,但还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与蝙蝠来一场大战,保护姐姐。这家伙在空中转圈,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飞到那,好像不把我放眼里。可恶的东西!我拿来我的玩具枪,对它连发三枪可一发没中,还差点打到了灯泡,好险呀!它在我头顶上转着圈,好像在嘲笑我。我急中生智,对着它转圈的路线开了两枪。它好像懂我的心思,改变了方向。我回头看看姐姐正把头从被子里伸出来。再回头,它不见了。我焦急地搜索着,在窗帘上,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生怕打草惊蛇,瞄准、开枪,中了。这下可神气不了啦。
只见它东倒西歪象喝醉了酒似的乱飞。咦,谁把窗户打开的?原来是姐姐,她见我英勇善战,也起来想帮点忙。蝙蝠仓皇出去了,我冲它大叫: 今天放你一马,明天我等你决一胜负。第二天,我开窗等了它半天,只等来好多蚊子。真可气。可通过这件事,姐姐从此对我可是刮目相看了。勇敢之船,只要你勇敢,不怕困难,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这将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6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冰蜡烛》。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在一次危急的状况下,母子三人冷静地周旋于三个德寇之间,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最终使情况转危为安。这个故事反映了法国人民为保卫祖国、驱逐侵略者所进行的艰苦斗争和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文章从人物语言和动作进行了描写,伯诺德和他的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为主人公担心,为主人公紧张!直到最后,我才松了一口气。从古至今,有多少战士牺牲在战场上,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伯诺德夫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康,不顾个人的安危,参加了保卫祖国的战斗。他们是那么镇定自若,因为他们为了祖国可以牺牲一切,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啊!我们国家当年也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侵略,饱受苦难。讲到这儿,我便想到《亲近母语》上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群日本人看见一位小男孩,便产生了要玩弄小男孩的想法,把他装进袋里,再浇上一层汽油,点燃后扔到池塘里。侵略者真是无恶不作,是无数先辈不怕牺牲,艰苦斗争,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7
“即使在这当儿,老妇人也没又说话,他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得走了……”
老妇人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她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了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他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在炮火烧焦乐的土地上,在诈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乐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得坟头。
这一点花烛是不会熄灭的。它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8
今天看了《蜡烛》这篇文章,受益匪浅。
本文围绕一个停电的故事展开,主人公用蜡烛照明写作业。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这个故事背后有一种值得我们去挖掘的高贵品质。
蜡烛愿意牺牲自己来换取主人的光芒,不容易!现实中,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不做,那为什么要比较两者呢?点燃自己,用光照亮别人。蜡烛就是这样生活的。它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很有意义。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勤奋的老师,令人钦佩的警察,还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有蜡烛的奉献。
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说过:“给予”比“索取”更愉快。蜡烛不就是这样的吗?它给人光明,不求回报,却无私地给人。难道不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吗?
的确,蜡烛微弱的光芒远不如电灯,但遇到危险时总能站起来。难道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大英雄”吗?”甚至在这一点上,老太太也没有说话,只是抬起眼睛,看着那些站着的脱下帽子向他们深深鞠躬的人;然后,拉直她的黑色大围巾,颤抖着走了……”
老妇人此时虽然没有说话,但心情极其复杂,有对烈士牺牲的哀悼,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侵略,对侵略者恨之入骨,渴望解放与和平。她对这些为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献出了一生的战士们表示了极大的敬意,于是她向红军战士们庄严而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被炮火烧毁的土地上,在弯曲的铁器和燃烧的树木之间,南斯拉夫母亲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蜡烛——仍然是一个苏联青年坟墓上的一个亮点。
这根蜡烛不会熄灭。它象征着母亲与儿子深厚的友谊——它是人类最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会永远燃烧,就像母亲的眼泪,就像儿子的勇敢,如此不朽。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9
读了《冰蜡烛》这篇小说,我感到了长辈们对儿孙那深沉的爱。
本文讲的是女孩秋秋过十岁生日时的故事,秋秋奶奶说十岁生日是最重要的生日,在出生时刻许愿就会实现,并讲述了自己十岁生日时愿望达成的往事。虽然由于糊涂的奶奶把蜡烛冻入冰箱,错过了秋秋的出生时刻,但是当半夜秋秋吹灭蜡烛,并许愿让出差许久未归的爸爸回家时,爸爸果然赶到了家中。
这篇小说无论是奶奶冰蜡烛、编自己的生日故事,还是爸爸不惜回绝重要客户,都要千里迢迢地赶回来给秋秋过生日,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出了秋秋长辈对她的爱。哪怕是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的奶奶也总会把她的孙女放在首位,这种感情是多么可贵啊!
我读了这篇小说,想到了父母对我的爱:不必说在平时一日三餐的精心准备,就说父亲日常对我的点滴教育。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周末,当时我对机械很感兴趣,遇到什么东西都想钻研一下。那天,我写完作业后,百无聊赖,在家里环顾了一圈。很快就盯上了那个有些年头的电话机。我把它拿到书桌上,拿起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把电话机上的零件一块一块地取了下来一一码放在书桌上。我钻研了一会,打算在爱整洁的爸爸回来之前把它拼好。“咦!这个零件是装在哪的?”完全拼不上啊,我急得焦头烂额。
“咚咚咚”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糟了!准是爸爸回来了。我过去开门,爸爸问我:“你在做什么呢?”
“没……没什么。”我急忙说道。
爸爸的目光扫向了我的书桌。“哦,原来你把电话机拆了,没关系,我来教你拼。”他说,“这个零件是和这个拼的,对,就是这样!另外一个这么拼,你看,这不就成了吗?”
不一会儿,我们就一起把电话机拼好了。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爸爸总是因势利导地引导我多思多做。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引发人们的感思,充满爱的《冰蜡烛》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它让我对身边的爱进行了认真地审视,让我感觉自己被爱环绕着,让我倍感珍惜。我是个幸福的孩子。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篇10
谁听过一位家庭妇女和两个孩子为了保住情报站的事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而这所有的一切就在半截蜡烛的身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短文时,我很纳闷:就区区母子三人是怎样与敌人“斗争”的呢?
我怀着种种疑问就读了这篇文章,原来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一件事。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可情报怎样才能藏的安全呢?她想了很多主意,但最后都被否定了。直到她想到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让后把这半截蜡烛藏在烛台上。
但当我读到这一片段时,我的心也跟着他们一家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饿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那一刻,我仿佛感到了伯诺德夫人的紧张与无奈,那深深的绝望让人无比的心急如焚。
可小女孩娇声细语的的一段话就改变了一切,那十分动听又颇有礼貌的话语骗过了德军。从容不迫使母子三人保住了性命,保全了秘密。
读了这篇短文,我觉得在进行心理描写时应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反映人物心理。例如文中,只描写了人物的表情、动作,没有过多的着重描写人物的心理,但虽没有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但却总给人一种紧张激烈的感觉。
《冰蜡烛》读后感400字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第41章读后感400字
下一篇:《黑猫警长》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