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七七范文网!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

androidx86.net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七篇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怎么写?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1)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朱治国同志是雪域高原凌寒怒放的“梅花”,22年工龄,25年党龄,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直击心灵,让人肃然起敬。广大组工干部要认真学习这份珍贵的“生命答卷”,去解锁组工“反应方程式”,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目标产物,以理想信念作为“反应物”、实干担当为“反应条件”、人民至上为“催化剂”,用清正廉洁来“配平反应”,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是“反应物”。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朝气的青年变成了稳重的中年,朱治国将青春的汗水、奋斗的人生全部倾注到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他说:“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群众和同事评价他:“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铮铮誓言,书写了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的“最美”答卷。广大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摆正“方向感”,认准党的领导这块“指南针”的引领作用,争当信念坚定的“笃行者”,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责任是“反应条件”。

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干事总会面临风险,瞻前顾后、惧怕困难、贪图安逸只会蹉跎岁月、原地踏步。“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事组织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夙夜在公,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从党员教育培训到“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到帮助村民致富增收,从村“两委”报酬调整调研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他用工作的实际成效彰显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书写了担当作为的动人诗篇。广大组工干部要从“只要他在,上下都放心”的靠谱中,擦亮勤勉敬业底色,端正态度,不搞“花拳绣腿”、不当“佛系干部”、不做“太平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时代浪潮中奋楫争先。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是“催化剂”。

“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朱治国写在读书笔记的话,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扎根基层时,他脚踏实地,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朝出暮归,毫无怨言;官至厅级干部时,他同样心系基层,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调研一手数据,听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一张被标记了很多村名的地图勾勒了朱治国走过的全省大半乡镇,他也曾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睡坏数张行军床,彻夜长明的白炽灯和厚重如山的笔记本,见证了他矢志不渝的坚守。广大组工干部要主动放下手中的表格和资料,走出办公室,向人民群众问策问需,实地调研“四事四权”“党建引领信用村”“暖民心行动”等重点任务实施情况,摸清“底细”,动态调整,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我”就有所应。

“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廉政是“配平反应”。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朱治国常常告诫下属:“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在自己异地的两年,朱治国没为妻子的调动找过一个人,甚至在妻子癌症病重,银行卡余额捉襟见肘时,都没有用权力谋求过一笔私利,基层同志汇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都当即回绝,同事、家人、朋友从未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处”,他水杯上刻着的“以正治国”四字就是他的精准“画像”。广大组工干部要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自觉抵制“糖衣炮弹”之“甜”,常思“贪欲”之“害”,划清公私“界线”、不碰纪律“红线”、守住廉洁“底线”,擎稳“不愧苍天不负民”的廉正旗帜。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组工干部要向前辈看齐,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写好自我成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开始自己的“反应过程”,留下无悔的奋斗轨迹。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2)

近日,《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一文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这位有着22年工龄、25年党龄的组工干部,以忠诚为笔书写“民生答卷”,以务实为墨书写“实干答卷”,以廉洁为纸书写“廉政答卷”,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广大组工干部要主动对表对标,传承好、运用好这份“生命答卷”,不断锤炼忠诚之心、勤勉务实之风、廉洁自律之志,用心追寻榜样之光,绘就多彩“组工图鉴”,擦亮组织部门“金字招牌”。

执“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之笔”,从“民生答卷”中绘就“一心向党、对党忠诚”的信仰图鉴。

21岁从大学毕业的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从柴达木盆地东南角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世界高海拔省会西宁,截至离世前,朱治国的足迹已遍布青海各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的铮铮誓言,用生命坚守了共产党人“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的精神高地,以许党报国的忠诚信念染红着红色的“生命答卷”。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积极汲取朱治国同志“对党忠诚”的精神力量,真正燃起作为组工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练就“真本领”、挑起“重担子”,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纯粹”底色。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笃信笃行,切实把对党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化为信仰。

执“但愿苍生俱保暖”的“实干之墨”,从“实干答卷”中绘就“一心实干、久久为功”的奋斗图鉴。

面对农村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朱治国创造性提出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面对基层干部待遇低的问题,朱治国连日加班,牵头写报告、拟方案,让青海省村干部报酬调整方案仅仅两个多月出炉并实施;面对村集体经济难的问题,朱治国牵头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让4149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这份“一心实干、久久为功”的实干担当正是朱治国干部生涯最亮丽的底色,他以实干为先的进取精神滋养着绿色的“生命答卷”。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发扬朱治国同志“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奋斗精神,摒弃“干多干少一个样”“好办难办不一样”的消极心理,多想“怎么办”“怎么办得好”,多当几次“热锅蚂蚁”,多接几个“烫手芋头”,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啃硬骨头”的韧劲、“勇做排头兵”的胆识,挑梁负重、实干耕耘,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指南”,以辛苦指数升级群众的幸福指数。

执“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廉洁之纸”,从“廉政答卷”中绘就“一尘不染、严以律己”的纪律图鉴。

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工作找过一个人;在亲友面前,他绝不会在公家事上多说一个字;和朋友聚餐吃饭,他要求绝不许带“一个外人”;从业22年,他没让亲友们“沾”到一点“光”;在干部工作中“零污染”,“跑关系”在他这里都走不通……朱治国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他一生践行“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的信条,一生坚守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行,以廉洁从政的执着操守守护着白色的“生命答卷”。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以朱治国同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行为为“镜”,坚持把“打铁必须自身硬”和“正人先正己”体现到组织工作与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各方面。拉起“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固防线,紧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底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关牢防止思想行为越界的最关键“闸门”,拧紧清正廉洁、秉公用权的“心弦”,做到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3)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朱治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他从来没有想过怎么让自己过得更好,一心只想着如何让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如何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福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铮铮誓言,用生命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今天,让我们带着无比的敬意和沉思,读懂这名共产党员“生命答卷”里那份滚烫的“爱”,从中不断汲取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

致敬他对党的热爱始终如一,从“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中读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情怀。朱治国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工作期间,他总是把时间花费在工作上、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延伸了生命的长度,诠释了忠诚的高度。他是一只永不停转的“陀螺”,每天准时上班,从不准时回家,面对同事和家人的疑问,他也总是说“为了工作和事业”,对党的忠诚之心日月可鉴。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读懂朱治国同志的绝对忠诚,把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把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时刻做到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我们要从中感悟真理力量与实践力量,深入领会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永远跟党走、始终让党放心。

致敬他对德行的珍爱始终如一,从“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中读懂“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廉洁情怀。决定指出,要学习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永葆清廉本色。从面对妻子的不幸离世忍痛定下不收礼金、不烧纸、不宴请的规矩,到桌上水杯刻着的“以正治国”,从绝不收取基层同志的土特产,到“从不会用权力为朋友谋私利”,朱治国始终奉行“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信条,一生坚守为官从政的底线。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朱治国同志的德行为“镜”,照鉴干事创业的标准与原则,善于防微杜渐,甘于守住寂寞,坚决不让小错酿成大错、防线失了底线。要谨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与胆魄,决不在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在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在侥幸心理下铤而走险,做一名既干事又干净、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干部。

致敬他对工作的钟爱始终如一,从“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中读懂“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情怀。实干才能出实绩,否则不可能变蓝图为现实。朱治国经常下基层、摸实情,从来不说“事难办”,都是带着大家一起干。无论是积极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还是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抑或是“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工作,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心里有本账”“干事有章有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名党员干部的过硬担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朱治国同志的实干担当精神,凡事保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态度,经常走出办公室,下沉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第一线,在摸爬滚打、层层历练中吃透实情、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摒弃“干多干少一个样”“好办难办不一样”的消极心理,多想“怎么办”“怎么办得好”“为谁而办”,奔着问题去、带着责任冲、迎着困难闯,以战风斗雨的奋进姿态、风雨无阻的冲锋状态,挑梁负重、闯关夺隘,用实干耕耘“希望的田野”,用担当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致敬朱治国同志,就要认真学习他无上的忠诚、无私的干净、无比的担当,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精神上紧跟紧随、行动上争先率先,用心用情用力投身复兴伟业、奔赴“星辰大海”。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4)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朱治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用生命书写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楷模、组织部门领导干部的榜样。

榜样催人奋进,榜样给人力量。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应以朱治国同志为楷模榜样,解锁“生命答卷”背后“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密码,化激励为动力、化感动为行动,扛起时代责任,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在新征程上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

解锁“生命答卷”背后的精神密码,是矢志不渝、一心向党的“忠诚密码”。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这是朱治国同志矢志不渝、一心向党的真实写照。作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朱治国放弃了一线城市的“风花雪月”,坚决服从组织分配,满腔热忱地来到西宁市800公里以外戈壁乡镇工作。从基层党建考核到干部考察,从村“两委”报酬调整调研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从基层换届选举到党员教育培训……朱治国同志面对“环境恶劣、条件拮据”的现实困境,始终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用坚守和奉献践行着“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的承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像朱治国同志一样一心一意、毫无条件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指挥,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党绝对忠诚的品格,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解锁“生命答卷”背后的精神密码,是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干净密码”。

“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朱治国同志作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终牢记党的教诲,对手中的权力保持着敬畏之心。工作生活中,他对腐败问题“零容忍”,洁身自好“零污染”,始终奉行“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信条,一生坚守为官从政的底线。于公,他告诫身边同事“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别人求你办事,凡是违反原则的,要学会说不”;于私,他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也从未利用职权之便为家人、朋友谋取私利。正是朱治国这种不让亲友们沾一点“光”、工作中见不得“一个小人”的“干净作风”,成就了组织工作的清风正气。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的“干净作风”,始终坚持公道正派职业操守,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拧紧廉洁自律的“总开关”,牢牢守住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人生。

解锁“生命答卷”背后的精神密码,是务实笃行、攻坚克难的“担当密码”。

“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朱治国分管基层党建,为有效解决基层党的建设薄弱问题,始终本着“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干事劲头,在寒冬缺氧季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即使嘴唇冻得发紫、眼镜布满冰霜也阻挡不了他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等工作的“步伐”……通过一次次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推动解决牧民安居、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干部素质提升等实际问题,真正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迈步新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大陡坡”“烂泥泞”“深沼泽“,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时刻葆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时刻坚定锲而不舍的态度去斗争,把职业当成事业、把责任当成重任,立足工作岗位和自身优势,深入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找准问题、精准谋划、制定措施,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担当作为稳稳托举起老百姓的“幸福梦”。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5)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甘为人梯是组工干部党性的具体体现,是组工干部特有的一种内在品质。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朱治国用生命在青藏高原上搭建起一架“人梯”。新时代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扛起改革发展的责任担当,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一个让国家放心、让群众信赖的“人梯”形象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致敬他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甘为人梯”,从“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中砥砺忠诚品格。

组工干部当“人梯”,坚守的是理想信念,淬炼的是党性修养,彰显的是政治品格,容不得半点淡漠动摇。朱治国18岁入党,党龄比工龄更长。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在他生前最后两个月,为筹备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点;率队到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调研,忍受着高海拔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每天马不停蹄地调研、座谈……出差完,他没有一次直接回家,在办公室睡坏了4张行军床。每天准时上班,从不准时回家,当别人问他“你天天没日没夜干,图个啥?”他严肃地说:“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新时代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信念如磐、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对事业绝对热忱,以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走稳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致敬他以“舍我其谁挑重担”的决心“甘为人梯”,从“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中练就“铁的肩膀”。

组工干部当“人梯”,肩扛的是时代重担,担当的是历史使命,彰显的是实干精神,容不得半点敷衍懈怠。从柴达木盆地东南角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世界高海拔省会西宁,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朱治国始终勤勉敬业、恪尽职守。为解决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偏低、能力不足问题,创新实施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提升文化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面对青海省近80%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问题,牵头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等7种发展模式。2020年底,青海省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新时代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面对困难挑战,切实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摸爬滚打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抵御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中磨炼出“铁的肩膀”,不仅让人民群众“踩”得放心,更让自己在“甘为人梯、勇于担当”的实践之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

致敬他以“只留清白在人间”的淡然“甘为人梯”,从“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中读懂廉洁本色。

组工干部当“人梯”,支撑的是党的事业,承载的是组织重托,彰显的是清廉本色,容不得半点私心杂念。朱治国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他与妻子异地分居两年,却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他与厅级干部的表哥约定“在家称兄弟,外面称职务”;他下乡返程前,上车前都要检查,有东西就当面退回去。他常告诫下属,“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来,朱治国始终奉行“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信条,一生坚守为官从政的底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水杯刻着的“以正治国”四个大字。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镜,怀德修身、严以律己,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不卑不亢、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涵养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初心,化身成为“愈长愈稳、愈久愈坚”的时代“人梯”,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人生。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6)

眼下,青藏高原漫天雪花,尽显苍茫。而深夜的西宁,那盏长明的灯没有亮起,年仅43岁的朱治国,倒在了他用脚步丈量的基层一线,用热爱与担当燃尽一生,点亮了“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组工灯塔。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擦亮组工干部的精神底色,用心做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小身板蕴藏着大能量!”朱治国如同萤火虫,短暂的绽放照耀了漫长的夏夜。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洒落在青藏高原,熠熠生辉。每一个组工干部要甘当小小萤火虫,勇敢、轻灵地游弋于天地之间,即便渺小微茫,依然在暗夜里奋力发光,执着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艰苦奋斗,争做自力更生的组工干部。月下微光,树中流星。古人认为萤火虫生于腐草之间,却“虽缘草成质,不借月为光”,有自力更生的精神。21岁的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当时的领导和同事对一致评价: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广大组工干部要勇于跳出“舒适圈”,积极主动奔赴基层一线、偏远地区、艰苦地方,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与魄力,磨炼踏实的工作意志、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历练丰富的工作经验,用困难与挫折来提升实战本领,带头冲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抗震救灾、乡村振兴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

勤奋好学,争做业务精通的组工干部。古有车胤囊萤夜读,后人把书房称作“萤窗”,隐喻苦读不辍,亦砥砺世人像萤火虫那样努力发光,自强不息。对于学习,朱治国同志也始终有一种“不知足、知不足”的紧迫感,他写到:“每天都有新思考、新体悟、新收获,这种感觉很美妙,很久都没有这种充实的感觉,只是感到时间不够用,消化吸收不充分。”广大组工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工作做实、做精、做细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多下“真功夫”,少搞“花架子”,系统掌握基层组织建设、干部管理、人才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提笔能写、上台能讲、遇事能干”的综合型人才,争当政策通、活字典、笔杆子和多面手,以精通的业务知识为党员、干部、人才更好地服务,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以民为先,争做党性最强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的水杯,刻着“以正治国”4字。一路走来,他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急难愁盼,想千方、设百计,把基层党组织缺资源、缺资金、缺人才等问题解决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名组工干部满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组工干部要带头筑牢群众观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换来群众“事事放心得下”的幸福感,努力创造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业绩,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清正廉洁,争做光明磊落的组工干部。萤火虫携光华而自照,一身光明,一生光明,如有德之君子、无迹之至人,心中有尺,言行有度。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朱治国同志始终牢记党的教诲,对手中的权力保持着敬畏之心。他时常告诫下属:“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夜之萤,虽照不了方圆之地,却亦能映照自身行止。这是在警示明人不做暗事,君子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组工干部要敢于按事实说话、按原则说话,说真实的话、说正义的话,坚守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克服“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等不良现象,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守思想防线,严守纪律红线,严守道德底线,做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的好干部。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要知道,萤火虫从来不是为了长久发光而发光的,哪怕一息微光,亦能照亮那方小千世界。我们也许是一名平凡的组工干部,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只萤火虫,只要愿意发光,就能够给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一点帮助,给夜带来一盏盏闪闪游动的灯,去照亮每个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人。

朱治国事迹个人心得感想1500字(篇7)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因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的工作,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源性猝死,永远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青藏高原。党的事业永远在路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以坚定如山信仰、坚守如磐初心、坚持如水情怀,用忠诚、担当、干净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锚定“坐标系”,将履职为民的答卷写在群众心底。

厚植“人民至上、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立起人民满意“时代标杆”。

“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他时刻做到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这是他立志要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的行动指南,生动诠释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坚守,更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走遍全省362个乡镇,一次次上高原、进牧区、走村舍,推动解决村(社区)干部报酬偏低、干部素质提升、牧民安居等实际问题,是基层干部心中的“知心大哥”、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群众口中的“好尕娃”。人民公仆怎么样,群众口碑有画像。工龄22年、党龄25年的朱治国同志用生命刻画出党的为民情怀,为此,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着力点就放在哪里”,竭诚履职为民向前跑,把人民的每一件事办到实处,赢得“好评”和“点赞”,让“人民满意”辉映新的赶考之路。

磨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时代担当,锚定干事创业的“坐标系”。

从“半条被子”的温暖故事到疫情防控的“逆行身影”,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洗礼到彪炳史册的全面脱贫……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这一点在朱治国的身上也得以验证,他凡事保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态度,让人民群众有了一座坚实的“靠山”。无论是积极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还是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抑或是“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工作,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心里有本账”“干事有章有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国之大者”作为“责之重者”,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情牵“柴米油盐”。党员干部应苦练内功强本领,下足“绣花功夫”,将民生“微小”融入数十年如一日的“厚度”,践行于实践,“心”近基层、“身”入基层,将共产党人“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烙印于骨髓,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赓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姿态,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朱治国同志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用实干耕耘“希望的田野”,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朱治国的辛勤耕耘,再一次告诉我们,践行为民初心从不是靠嘴说来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付诸行动,坚持与群众“同频共振”,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对标先进,像朱治国那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事事关己”的责任感和“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去践行铿锵誓言,积极穿梭田间地头、游走阡陌巷道、投身车间企业,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真心实意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将群众的“糟心事”变为“省心事”,“烦心事”变为“暖心事”,交出一份新时代党员干部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赶考”答卷。

正如朱治国写道:“组工人的眼里是有光的,这道光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保持昂扬斗志和澎湃激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当如朱治国同志,成为光、与光同行,不断延伸人生“坐标系”,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群众等不同领域奋力奔跑,做植根基层大地的新时代实干者,做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践行者,书写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